生物医学实验中心
 
  实验室安全守则
当前位置: 首页>>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守则>>正文
 
 
 
细胞间无菌制度
2015-07-27 19:56  

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细胞实验室无菌制度

1. 提倡严肃的科学作风,工作时全神贯注,保证实验质量。 实验完毕客观、实时登记。

2. 进无菌室前先开紫外灯或者电子消毒器至少半小时。 

3. 进无菌室必须先换鞋套。在更衣室中穿无菌操作服,戴无菌帽及口罩。进入灌淋室吹风。

4. 所有实验物品通过传递仓传递,培养基,胰酶等经灭菌处理的实验物品经安全传递仓传递;废液缸,实验记录本等其他物品通过污秽传递仓传递,传递时打开紫外灯照射。做完实验后也按此进行物品的传递。

5. 在1:1000的新洁尔敏液中浸泡双手5分钟。 

6. 注意二氧化碳培养箱开门把手处用酒精消毒

7. 所用器材在进无菌室前均先经高压消毒,在更衣室内经紫外线照半小时后打开第一层消毒包布,才能带入操作室。 

8. 有关细胞培养的操作均在超净台上进行,严格按无菌程序操作。 

9. 操作完成后,用1:1000的新洁尔敏溶液抹台面及地面等处。出门前注意关闭酒精灯、照明灯,打开紫外灯,再照半小时消毒后,关风机及紫外灯。 

10. CO2 培养箱中的新洁尔敏液每月换一次,浸泡手的新洁尔敏液每1—2周换一次。如果培养箱中使用的是无菌蒸馏水,需每周更换一次。 

11. 各个课题组在该课题组的超净台操作。

12. 随时关注CO2 培养箱CO2 的浓度和水盘里的水的情况,如果过低立即向实验室管理老师汇报,不得私自操作。

13. 室内严格注意防火,严谨抽烟、饮食、接打手机。


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一、本制度适用于进入细胞培养实验室的实验人员。

二、进入细胞室的实验人员必须遵守清洁卫生值日安排。

三、在本细胞室内不得进行病原性微生物等其它易污染物的操作。实验所用试剂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污染。严禁将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带入细胞室。

四、实验过程中严禁喧哗、闲聊,反复进出培养室。禁止在培养室吸烟、进餐。严禁带儿童进入细胞室。

五、实验过程中,如有仪器、设备、实验器材的损坏,追究其责任,并酌情赔偿。

六、爱护实验室公共财物,节约用电。注意防火防盗,杜绝一切可能导致火灾的行为。

七、每日检查消毒酒精罐及酒精灯的酒精量,及时补充。

八、在开紫外灯杀菌前,应确认无菌室无人后方可开紫外灯杀菌。

九、每周做清洁一次,超净台上滤网需每月清洗一次。

十、严格按照无菌制度要求更换新洁尔灭清洁液和培养箱的无菌水或者新洁尔灭


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细胞培养室工作守则

1.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使用者周用1‰新洁而灭清洁一次(包括台面及地板),定时开紫外线消毒(每次30分钟至1小时)。每周乳酸熏蒸实验室一次

2.进无菌室前洗手,更换操作服换鞋或穿戴鞋套

3.实验前要清洗双手――新洁而灭泡手――75%酒精棉球擦手。实验操作前推荐紫外灭菌30min,并用75%乙醇擦拭台面。

4.对室内的贵重仪器如低温冰箱、CO2孵箱等要经常注意机器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检修或报告主任请人检修。值日人员每周登记CO2钢瓶气压,发现气压不足时向细胞间主管老师报告。

5.各人存放于冰箱内的培养液要注明姓名、配制日期,不得随便使用他人的培养液,以免交叉污染。

6.细胞间显微镜仅供细胞观察使用,严禁观察细菌等培养物。

7.带入细胞间的物品应经过灭菌处理,需原代培养操作时,实验动物必须在指定操作台操作。

8.实验完成后清除杂物,清洁台面,紫外灭菌30min后,切断电源,物品归类还原,以方便他人或下次使用。

9.室内常规用品不准随意拿出室外,所有物品不得挪作它用。每次实验完成后应及时补充细胞间内酒精灯及消毒酒精瓶中液体。

10.液氮罐由实验老师专人管理,冻存细胞等不得单独操作,需经过实验室登记培训后,由专人指导进行操作。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成都医学院  

地址: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    邮编:610500 ICP   备案号: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