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实验中心
 
  电子教案
当前位置: 首页>>实验教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电子教案>>正文
 
 
 
实验5质粒的酶切和连接
2015-07-25 01:20  

成 都 医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3级 生物制药 本科班                               任课教师: 郝军莉

课程

分子生物学

实验技术

题目

质粒的酶切和连接

学时

讲授

 

实验

3

练习

 

行课时间

2015519 8:00-10:20

课次

5

教 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科学出版社,杨建雄

教 具

ppt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掌握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原理

2、熟悉相关酶切、连接实验操作

3、了解各种内切酶的作用位点和连接酶的连接效率

教学重点

难点及其

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 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原理

教学难点: 相关酶切实验操作

 

解决方案:通过Flash演示酶切和连接反应过程

参 考

资 料

1. 魏群 主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郑伟娟 主编,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李钧敏 主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实 施

情 况

小 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成 都 医 学 院 教 案 续 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双酶切及DNA连接酶原理】

限制性内切酶定义:DNA酶切一般分为质粒直接酶切和PCR产物酶切。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酶识别序列的DNA序列之内或其附近的特异位点上,并切割双链DNA

限制性内切酶分类:分为三类:类、类、类。类和类酶在同一蛋白质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饰(甲基化)作用且依赖于ATP的存在。类酶结合于识别位点并随机的切割识别位点不远处的DNA,而类酶在识别位点上切割DNA分子,然后从底物上解离。类由两种酶组成一种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它切割某一特异的核苷酸序列另一种为独立的甲基化酶,它修饰同一识别序列。类中的限制性内切酶在分子克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是重组DNA的基础。绝大多数类限制酶识别长度为46个核苷酸的回文对称特异核苷酸序列,有少数酶识别更长的序列或简并序列。

限制性内切酶特点:类酶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中,有的在对称轴处切割,产生平末端的DNA(SmaⅠ:5'-CCC↓GGG-3');有的切割位点在对称轴一侧,产生带有单链突出末端的DNA段称粘性未端EcoRⅠ切割识别序列后产生两个互补的粘性末端。5'…G↓AATTC…3' 

3'…CTTAA↑G …5' 

影响限制性内切酶的因素:DNA纯度、缓冲液、温度条件及限制性内切酶本身都会影响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大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不受RNA或单链DNA的影响。也可在第一个酶切反应完成后,用等体积酚/氯仿抽提,加0.1倍体积3mol/L NaAc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后置-70低温冰箱30分钟,离心、干燥并重新溶于缓冲液后进行第二个酶切反应。 

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又称DNA的物理图谱,它由一系列位置确定的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组成,以直线或环状图式表示。

DNA连接酶(ligase)定义:又称合成酶,能催化两个分子连接成一个分子或把一个分子的首尾相连接的。此反应与ATP的分解反应相偶联。在把两分子相连接的同时发生三磷酸腺苷ATP)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如DNA连接酶等。

【实验过程】:

实验材料:λDNA; 重组pGEX-6p-1质粒; BamHI酶及其酶切缓冲液; XhoI酶及其酶切缓冲液;琼脂糖(Agarose)T4 DNA连接酶及T4DNA连接酶 buffer 

【实验试剂】

5×TBE电泳缓冲液:电泳载样缓冲液:0.25 溴粉蓝,40(w/v) 蔗糖水溶液,贮存于 4

【实验步骤】

1DNA酶切反应

1) 将清洁干燥并经灭菌的eppendorf(最好0.5ml)编号,用微量移液枪分别加入DNA 1μg和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反应10×缓冲液2μl,再加入重蒸水使总体积为19μl

 

讲授5min

 

 

 

 

 

 

 

 

 

 

 

 

 

 

 

重点介绍

30min

 

 

 

 

 

 

 

 

 

 

 

 

 

 

 

 

重点讲授

讲授10min

成 都 医 学 院 教 案 续 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2) 将管内溶液混匀后各加入1μl酶液,用手指轻弹管壁使溶液混匀,也可用微量离心机甩一下,使溶液集中在管底。,要防止错加,漏加。

3) 混匀反应体系后,eppendorf管置于适当的支持物上(如插在泡沫塑料板上),37水浴保温2-3小时,使酶切反应完全。 

4) 每管加入2μl 0.1mol/L EDTA(pH8.0),混匀,以停止反应,置于冰箱中保存备用。

2 DNA分子量标准的制备 

采用EcoRHind酶解所得的λDNA段来作为电泳时的分子量标准。λDNA为长度约50kb的双链DNA分子。

3DNA连接反应

按照酶切后质粒和片段1:3的比例加入连接体系中,20μl体系加入酶切后的质粒2μl,片段6μl,连接酶2μl,连接酶buffer 2μl,无菌水8μl

混匀后16连接4h或者4过夜,-20保存。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注意事项】

1. 大多数限制酶贮存在50%甘油溶液中,以避免在-20条件下结冰。当最终反应液中甘油浓度大于12%时,某些限制酶的识别特异性降低,从而产生星活性,更高浓度的甘油会抑制酶活性。因此加入反应的酶体积不超过反应总体积的1/10,避免限制酶活性受到甘油的影响

2. 浓缩的限制酶可在使用前用限制酶缓冲液稀释,但切勿用水稀释以免酶失活。

3. 反应体系中Mg2+是限制酶仅有的共同因子,当用其它二价阳离子代替Mg2+或加入能螯合Mg2+EGTAEDTA时,酶活性会被抑制,或改变酶的特异性,导致星型反应。

4. 多种因素可引发星型反应:非最适的pH②Co2+Mn2+2n2+取代Mg2+酶浓度大于25u/ug盐浓度降低;高浓度甘油的存在(>12%)有机溶剂的存在。

5. 反应混合物中DNA底物的浓度不宜太大,小体积中过高浓度的DNA会形成粘性DNA溶液抑制酶的扩散,并降低酶活性。建议酶切反应的DNA浓度为0.1-0.4ug/ul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注意事项】

1)10xLigation Buffer含有ATP,使用前应在室温放置至融化或用手掌温度辅助融化,然后置于冰上。不要加热融化以免ATP降解。

2)T4 DNA Ligase对热敏感,容易失活。使用时请放置冰上,用后立即置冰箱中冷冻保存。

3)如需在接反应后灭活T4 DNA Ligase,可于65孵育10min即可。

实验操作   小结

简要板书

1. 酶切反应的特点

2. 酶切反应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60min

 

 

 

 

 

 

 

提出问题学生解答

10min

 

 

 

 

 

 

 

 

 

 

 

 

5min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成都医学院  

地址: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    邮编:610500 ICP   备案号: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