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0′)
1、细胞培养的概念:将细胞从体内分离,并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在体外(in vitro)进行培养,从而观察并研究其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即细胞培养(cell culture)。
2、细胞培养的目的:在体外对细胞进行生长增殖发育药敏等研究。它是细胞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最基本的研究技术。这里仅介绍动物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技术。
3、关键:离体细胞的生长都要受温度、渗透压、pH值、无机盐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对消毒、配液等均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特别是无菌操作是细胞培养成败的关键。
二、细胞培养的仪器设备 (30′)
1、细胞培养无菌间:
无菌间的环境要求——更衣间、缓冲间及操作间;
设备仪器:可放置超净工作台、倒置相差显微镜、离心机、CO2培养箱。
放置要求: 工作台不紧靠墙壁,不要有水槽
消毒要求:紫外灯消毒,可用新洁尔灭拖地
使用要求:使用前先75%酒精擦拭台面,将培养用品放入台面,然后紫外消毒30分钟;关闭紫外灯,打开吹风机5分钟,可开始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凡是进入工作台的器皿表明均用75%酒精擦拭表面;使用完毕后,收拾用品,擦拭台面,紫外照射10分钟-30分钟。
人员进出的要求:注意更换消毒衣、人员自身的清洁,手部的消毒(75%酒精或0.2%新洁尔灭)。
2、细胞培养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
(1)超净工作台(净化工作台):操作原理和模式
(2)CO2培养箱、液氮罐、离心机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细胞培养器皿 (60′)
1、玻璃器材:培养皿、滴流瓶、刻度吸管、离心管、培养瓶、烧杯、量筒、三角烧瓶。
2、金属器材:剪刀(普通剪刀、眼科剪、弯剪、尖剪)、镊子、解剖刀、止血钳等。
3、其他:橡胶器皿、塑料器皿。
4、培养用具的清洗:
(1)玻璃器材的清洗方法:
A、清洁液(重铬酸钾和浓硫酸)浸泡
B、自来水冲数次,洗净,烤干
C、烤干干净玻璃器皿在酸缸 (洗液:浓硫酸+高锰酸钾)浸泡24h以上。
D、自来水冲数次,洗净后分别用一次与二次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E、烤干,包装
(2)塑料器材的消毒处理方法
用3%HCl或2%NaOH溶液浸泡过夜(单用或交叉处理),水洗,单蒸水,三蒸水浸泡过夜,凉干,紫外线或辐射灭菌
(3)橡皮器材(各种瓶或试管的塞子、盖子)
5%NaOH煮,水洗,4%盐酸煮,水洗8-10次,单蒸水洗三次、二蒸水洗一次。
(4)金属器材:纸擦去表面的油脂,洗衣粉煮沸,或用1%碳酸氢钠煮沸15分钟,水洗, 95%酒精纱布擦干,包装灭菌。
5、培养用液的配制
(1)平衡盐溶液:称量要准确;物质的纯度;物质的可溶性;物质的不稳定性;贮存液。常用: PBS、Hanks、
(2)培养基(维持液、营养液)
目前常用的基础培养液均已商品化,如RPMI1640,MEM,DMEM,F12等,可根据培养需求合理选择,主要成分是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离子及其他一些辅助物质。
配制方法
特殊添加物质:碳酸氢钠、谷氨酰氨、血清等
(3)血清的种类、使用方法、保存:牛血清、马血清等;分装保存在-20℃,4℃下保存时间短;灭活:56℃处理半小时(不推荐)
(4)其他用品:pH调节液、消化液: trypsin-EDTA (0.25%)、抗生素溶液(青霉素100U/ml,链霉素0.1mg/ml)等。
6、培养用品的灭菌 根据不同的材质和要求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高压湿热灭菌、过滤除菌、紫外灭菌、高热灭菌。
(1)实验用玻璃血清瓶以牛皮纸包覆瓶盖,高压蒸汽灭菌121℃, 15 lb, 20 分钟,烘干。
(2)吸管、培养瓶、手术器械等置饭盒内高压蒸汽灭菌121℃, 15 lb, 20 分钟,烘干。
(3)液体(能经高压的液体,无生理活性物质、无高温分解挥发物质)用10 % 蒸汽高压灭菌121 ℃, 15lb, 20 分钟处理。
(4)具有生理活性的液体:过滤器过滤除菌。0.22um滤膜。
(5)不能经高温的物品:如塑料制品,酒精消毒后紫外消毒
7、培养用品的分装和保存 分装的原则;保存的方式和温度。
四、分组领取培养用品、分组查阅各种试剂配制方案 (20′)
领取后开始清洗、消毒、灭菌
板书设计:
细胞培养器械、用液和消毒(1)
一、 细胞培养:概念、目的
二、 细胞培养关键:无菌
三、 仪器设备:
无菌间、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液氮罐、离心机
四、器皿:玻璃、金属、橡胶、塑料
四、 清洗方法
消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