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实验中心
 
  实验教学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实验教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电子教案>>正文
 
 
 
6叶绿体的分离和荧光观察
2015-07-25 16:04  

      案 首 页

 

    2014级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班                     任课教师: 杨雨晗

课程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题目

叶绿体的分离和荧光观察

学时

讲授

0

实验

3

练习

0

行课时间

20155月 4日 第3节 至 第5

课次

第 6

教 材

《医学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李虹,梁素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06  第二版

教 具

荧光显微镜、绿叶蔬菜、离心机、组织捣碎机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掌握: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原理和方法

 

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了解: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

教学重点

难点及其

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叶绿体的原理

 

教学难点:荧光显微镜的使用

 

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操作掌握

 

参 考

资 料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章静波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11

 

《医学细胞生物学》胡火珍等主编,科学出版社,第7版,2014

实 施

情 况

小 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   年    月    日

      案 续 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叶绿体的分离和荧光观察

一、理论讲述:                                              20

叶绿体的密度梯度离心分离

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匀浆液混悬或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器分层、分离的方法。

目前有多种梯度介质成功地用于细胞的分离,如蔗糖、氯化铯。蔗糖是最常用的介质材料,梯度范围可以从5%-20%至10%-60%。

这类分离又可分为速率-区带梯度离心等密度梯度离心两种。

优点是一次离心可分离提纯样品中几种组份,用于较精细的分离。

二、实验操作                                              80 

(一)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

1.洗净菠菜叶,去叶柄、主脉后,称取2-3 g,剪碎。

 2.加入预冷到近0℃的匀浆介质((0.25 molL蔗糖,0.05molL Tris-HCI缓冲液,pH7.4)10mL,在组织捣碎器上选高速挡捣碎分钟或冰上用研钵研磨。

3.捣碎液用双层纱布过滤到烧杯中。

4.将滤液移入2mL离心管,500rmin离心10min,轻轻吸取上清液。

5.在1.5 mL离心管内依次加入50%蔗糖溶液和15%蔗糖溶液各0.4mL,注意15%蔗糖溶液沿离心管踏缓缓注入,不能搅动50%蔗糖液面。密度梯度制好后可见两种溶液界面处折光有所不同。

6.小心地沿离心管壁加入0.4mL上清液。

7.用水平转头离心8 000rmin20min

8.取出离心管,可见叶绿体在密度梯度液中间形成带。

9.用滴管轻轻吸出—滴叶绿体滴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10.(1)在普通光镜下观察。

  (2)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直接荧光。

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休的间接荧光

取叶绿体悬液一滴滴在无荧光载玻片上,再滴加一滴0.01%吖啶橙荧光染料,加盖玻片后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二)菠菜叶手切片观察 

1、新鲜菠菜叶——刀片切出一斜面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2d氯化钠溶液——盖上盖片显微镜下观察 

2、荧光显微镜观察:吖啶橙染色后,叶绿体则发出桔红色荧光,细胞核可发出绿色荧光气孔仍为绿色。

小结                                                     20

 1、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注意事项

2、叶绿体分离的方法除了密度梯度离心还能用什么方法?

3、为什么叶绿体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吖啶橙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叶绿体的分离和荧光观察

一、 细胞器分离:破碎——分离纯化——鉴定

二、 密度梯度离心

三、 叶绿体的分离

1、 破碎

2、 密度梯度离心

3、 荧光染色

4、 叶片徒手切片对照

四、 荧光显微镜观察

 

 

 

 

讲述法

 

 

 

 

 

 

 

 

 

 

 

 

 

 

 

 

 

 

 

操作法

 

 

 

 

注意区分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的区别

 

 

 

 

 

 

 

 

 

 

 

 

 

 

 

讨论法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成都医学院  

地址: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    邮编:610500 ICP   备案号: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