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授课计划
(必修课)
2013年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班 2014-2015学年 2 学期 制表人张坤
课程名称
|
遗传学实验实验技术
|
学分
|
1.5
|
总学时
|
27学时
|
制定本计
划的依据
|
教学计划:2014-2015第二学期教学任务书
|
学
时
|
理论
|
0
|
主讲教师
|
张坤
|
《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
|
实验
|
27
|
实验分班
|
实验分为2小班
|
合计
|
27
|
带教教师
|
李亚
|
教 材
|
王修海主编. 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
教
学
目
的
和
要
求
|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是现代生物科学的中心和带头学科,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遗传学实验技术》是继《医学遗传学》课程之后而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是《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可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加深和验证遗传学理论知识,熟悉遗传学实验技术和分析遗传学实验结果,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教研室
审 查
意 见
|
同意。
领导签名:
2015年1月 6 日
|
院(部)系
审 查
意 见
|
同意。
院(部)系:(盖章)
2015年1 月6日
|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表(实验部分)
课次
|
时 间
|
授课内容(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内容)
|
学时
|
教师
|
1
|
第11周星期四第6-8节
(2015年5月14日)
|
实验一 人类性染色质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和人体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掌握】人类间期细胞核中性染色质的形成机制。
【熟悉】性染色质标本的制作分析方法
【了解】PTC尝味实验方法及这种单基因遗传性状的遗传规律
|
3
|
张坤、李亚
|
2
|
第12周星期四第6-8节
(2015年5月21日)
|
实验二 正常人非显带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熟悉】人类染色体数目及形态特征。
【了解】染色体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
|
3
|
张坤、李亚
|
3
|
第13周星期四第6-8节
(2015年5月28日)
|
实验三 人类外周淋巴血细胞的培养
【掌握】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短期培养方法。
【熟悉】细胞培养中无菌操作要求。
【了解】人肘静脉抽血步骤及技巧。
|
3
|
张坤、李亚
|
4
|
第14周星期四第6-8节
(2015年6月4日)
|
实验四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一)
【掌握】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基本制备原理。
【熟悉】人类外周血染色体的制备技术。
【了解】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注意事项。
|
3
|
张坤、李亚
|
5
|
第15周星期四第6-8节
(2015年6月11日)
|
实验五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二)
【掌握】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基本制备原理。
【熟悉】人类外周血染色体的制备技术。
【了解】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注意事项。
|
3
|
张坤、李亚
|
6
|
第16周星期四第6-8节
(2015年6月18日)
|
实验六 人类染色体G显带标本的制备
【掌握】人类染色体胰蛋白酶法G显带技术。
【熟悉】G显带染色体的主要特征。
【了解】G显带的临床意义。
|
3
|
张坤、李亚
|
7
|
第17周星期四第6-8节
(2015年6月25日)
|
实验七 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掌握】G显带核型分析方法。
【熟悉】G显带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各号染色体G显带特征。
【了解】几种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
3
|
张坤、李亚
|
8
|
第18周星期四第6-8节
(2015年7月2日)
|
实验八 人类基因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一)
【掌握】PCR-RFLP技术的原理。
【熟悉】PCR-RFLP技术步骤。
【了解】PCR-RFLP应用及意义。
|
3
|
张坤、李亚
|
9
|
第19周星期四第6-8节
(2015年7月9日)
|
实验八 人类基因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二)
【掌握】PCR-RFLP技术的原理。
【熟悉】PCR-RFLP技术步骤。
【了解】PCR-RFLP应用及意义。
|
3
|
张坤、李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