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实验中心
 
  课程标准
当前位置: 首页>>实验教学>>遗传学实验技术>>课程标准>>正文
 
 
 
2013级遗传学实验技术教学大纲2014.12.13DOC
2015-07-25 12:42  

遗传学实验技术教学大纲

Genetics experiment

(供四年制生物技术专业使用)

前  言

遗传学实验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继遗传学课程之后而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是遗传学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加深和验证遗传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熟悉遗传学实验技术和分析遗传学实验结果,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需要遗传学、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相关知识作基础;遗传学实验技术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打下基础。

本大纲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王修海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第2版《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作为参考教材,适用于四年制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等等方式进行教学。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总学时为27学时。

本课程为校考课程,课终考核占40%,实验操作占30%,实验报告占30%。

 

参考学时分配

内容

理论学时数

实验学时数

实验一    性染色质标本的制与观察和PTC尝味能力的遗传分析

 

3

实验二    正常人非显带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3

实验三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3

实验四    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及观察(一)

 

 3

实验五    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及观察(二)

 

 3

实验六    人类染色体G显带标本的制备及观察

 

3

实验七    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3

实验八     人类基因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一)

 

6

实验九    人类基因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二)

 

3

 

合计

              27

 

 实验一 性染色质标本的制作与观察/PTC尝味能力的遗传分析

目的要求

  掌握人类间期细胞核中性染色质的形成机制。

熟悉性染色质标本的制作分析方法。

了解PTC尝味实验方法及这种单基因遗传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内容

1、Y染色质的形成机制。

2、X染色质的形成机制

3、X染色质标本的制作与观察

擦片→取女性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涂片→冰醋酸龙胆紫染色→盖片→吸取多余染液→轻压盖片→镜检

4、PTC尝味实验。

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品尝不同浓度PTC溶液的味道,尝出苦味为止。并根据尝味浓度判断自己PTC尝味能力的基因型。

实验二 正常人非显带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目的要求

  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熟悉人类染色体数目及形态特征。

了解染色体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

教学内容

1、正常人类染色体。

1数目。

2形态结构。

3类型。

4染色体显带核型及特定带纹的描述方法

2、正常人类非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1)什么是核型分析及正常核型的描述方法

2)分组特点:Denver体制。

3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观察。

4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照片的剪贴分析。

实验三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目的要求

  掌握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短期培养方法

熟悉细胞培养中无菌操作要求

了解人肘静脉抽血步骤及技巧

教学内容

1、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短期培养

抽血→培养→秋水仙素处理

2、细胞培养中无菌操作要求

实验四、五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

目的要求

  掌握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基本制备原理。

熟悉人类外周血染色体的制备技术。

了解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的制作。

收集细胞→低渗处理→预固定→固定→滴片→染色

2、人外周血染色体标本的观察。

实验六  人类染色体G显带标本的制备

目的要求

掌握人类染色体胰蛋白酶法G显带技术。

熟悉G显带染色体的主要特征。

了解G显带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G显带技术

2、G显带染色体带型的识别。

实验七    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要求

掌握G显带核型分析方法

熟悉G显带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各号染色体G特征。

了解几种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

1、 G显带核型分析方法。

2、 G显带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各号染色体G特征

3、 几种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实验八     人类基因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

目的要求

掌握PCR-RFLP技术的原理

熟悉PCR-RFLP技术步骤

了解PCR-RFLP应用及意义。

教学内容

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RFLP技术

2、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6PRMT6SNPPCR-RFLP实验结果分析和判断

3、 PCR-RFLP注意事项

1、根据碱基突变位点的分析,选择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 

2、根据目的片段酶切后分子的大小来选择适当浓度的琼脂糖/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附:

 

常用英文词汇表

常染色体              autosome

携带者                carrier

着丝粒                centromere

染色质                chromatin

染色体                chromosome

丹佛体制              Denver system

终变期                diakinesis

二倍体                diploid

双线期                diplotene

二分体                dyad

遗传咨询          genetic counseling

遗传病            genetic disease

异染色质          heterochromatin

核型分析          karyotype analysis

性染色质          sex chromatin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

单基因病          single gene disorder

X-染色质          X-chromatin

Y-染色质          Y-chromatin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成都医学院  

地址: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    邮编:610500 ICP   备案号: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