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复习】(1min)
首先评讲上节课的实验报告。点名表扬95分以上同学的实验报告,并挑选95分以上同学的实验报告作为示范,请全班同学观摩。
复习上次课PCR的相关实验,PCR-RFLP的原理、说明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要求。
【讲解】
【试剂与材料】(1min)
1、样本DNA、PRMT6上下游引物、Taq DNA聚合酶、10×PCR反应缓冲液、4×dNTPs、限制性内切酶TaqⅠ、10×酶切反应缓冲液、2.5%琼脂糖、1×TBE、6×上样缓冲液、DNA Marker。
2、微量加样器、PCR自动热循环仪。
二、PCR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10min)
20 ml酶切反应体系成分如下:
10×酶切反应缓冲液 2ul
PCR扩增产物 15ul
TaqaI内切酶(10 U/ml) 0.5ul
ddH2O 加至终体积 2.5 ul
置65℃水浴中消化2h。
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10min)
(1)称取2.5克琼脂糖,置于锥形瓶内,加入100 ml 1×TAE,瓶口用保鲜膜封盖,在微波炉中加热直至琼脂糖全部溶解,得到2.5%琼脂糖凝胶液,待其冷却至60℃左右,加入2.5 μl 溴化乙啶贮存液(10 mg/ml),使溴化乙啶终浓度为0.5 μg/ml。小心混匀并倒在有机玻璃内槽中,控制灌胶速度,使胶液缓慢展开,避免产生气泡,直到在整个有机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的胶层。
(2)室温下静置30min左右,待胶凝固完全后,轻轻拔出梳子,在胶板上即形成相互隔开的样品槽。
(3)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恰好没过胶面1 mm 深的足够电泳缓冲液,预电泳10 min。
(4)每份限制酶切产物取10 μl,加2 μl 6×上样缓冲液,混匀后加入到样品孔中,以100 V 电泳50分钟。
(5)断电后取出凝胶,放在紫外透射仪中观察并记录PCR—RFLP结果。
四、凝胶成像系统观察 (10min)
结果判断
观察并记录琼脂糖凝胶上的DNA带。 纯合子GG:酶切为307bp和66bp ;纯合子TT:不切,大小为373bp;杂合子GT:酶切为373bp、 307bp和66bp。
应用(5min)
DNA碱基突变、SNP多态的检测,遗传病的分子诊断,基因组遗传图的构建。
【注意事项】
1、根据碱基突变位点的分析,选择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
2、根据目的片段酶切后分子的大小来选择适当浓度的琼脂糖,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布置作业】(1min)
判断基因型、书写实验报告、讨论PCR-RFLP的意义
【辅导学生实验】(80min):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
【总结实验】(2min)
板书提纲
一、PCR反应
二、PCR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四、凝胶成像系统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