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教案首页
2013级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班 任课教师: 张坤
课程
遗传学实验技术
题目
实验七 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学时
讲授
实验
3
练习
行课时间
2015年6月25日第6-8节
课次
第7次
教 材
《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第3版,主编:王修海,科学出版社,2012
教 具
多媒体,粉笔,实验材料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 掌握G显带核型分析方法。
2. 熟悉G显带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各号染色体G显带特征。
3. 了解几种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重点
难点及其
解决方案
重点:1、显带染色体的制作方法及原理
2、21,22,X,Y这几条染色体的带纹特征。
难点:带纹的识别
解决方案:实际操作,边讲边演示
参 考
资 料
1、杨抚华.医学生物学(第七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梁素华.医学遗传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实 施
情 况
小 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成都医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前复习】(1min)
评讲上次报告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表扬完成较好的同学。
【新课引入】(1min)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染色体显带新技术的问世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染色体研究。所谓的显带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的长轴上显示出一条条宽窄和明暗交替或染色深浅不同的横纹,将这横纹称为带(band)。
【讲解】(37 min)
(一)实验原理
通过显带技术使人类的24种染色体都显示出独特的带纹,称为带型(banding pattern)。 先将染色体标本片用胰蛋白酶处理,再用吉姆萨染色,这样在染色体的长轴上显示出的明暗相间的横纹,称为G显带。G显带应用最为普遍。
(二)操作
每位同学取G显带染色体照片各一张,把正常人G带中期染色体照片中每一个染色体剪下来,按ISCN分组列号,并粘贴于实验报告结果一页。染色体的剪贴方法同非显带染色体,但要按照各号染色体的G带特点明确区分各号染色体,并排列在正确的位置上。
G显带染色体的识别
【学生操作】(80min)
巡回指导学生,逐个检查同学们核型剪贴是否正确,排列正确后再让同学们贴到实验报告纸上。
【课堂小结】(1min)
总结实验,当堂收实验报告。
【板书提纲】
实验九 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 目的要求
2. 熟悉G显带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各号染色体G显特征。
二、内容步骤
剪贴G带核型
讲授法
示G带核型图
主板书一直保留,副板书即写即擦
版权所有:成都医学院
地址: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 邮编:610500 ICP 备案号: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