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复习】(1min)
评讲上次报告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表扬完成较好的同学。
【新课引入】(1min)
染色体带是在染色体的长轴上显现出的着色深浅不同的横纹。显带原理尚未完全弄清,从多种方法证实,染色体上之所以能显示带纹是因为染色体本身存在着能显带的结构。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未染色的染色体时,就能直接观察到染色体的带;用特殊方法处理后,再用染料染色,染色体带更加清楚。
【讲解】(37 min)
(一)基本原理
显带方法不同,带的特征也不一样,这说明带的出现又与染料特异性有关,一般认为易着色的阳性带是含有A—T多的染色体节段,相反G-C多的染色体节段不易着色。
先将染色体标本片用胰蛋白酶处理,再用吉姆萨染色,即可在染色体的长轴上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这种显带法称为G显带法。G显带应用最普遍。
(二)操作
1、G显带染色体的制作
1)烤片 将上周四制作的标本片置入60℃烤箱中过夜。
2)胰蛋白酶预温 将盛有0.025%胰蛋白酶溶液的染色缸置于37℃的恒温水浴箱内预温。
3)显带 将标本片浸入胰蛋白酶溶液中,轻轻连续摆动,处理时间20秒左右;因片龄超过1周,所以处理时间适当延长,精确时间需摸索。取出标本片,立即用蒸馏水轻轻地连续漂洗,去除片上的胰蛋白酶溶液。
4)染色 将标本片置于染色架上,用10%吉姆萨染液染色15、20分钟。
5)镜检 先在低倍镜下,自上而下,自左自右地选择分散良好,没有染色体重叠,带纹清晰的5个G带分裂相;然后转至油镜下观察,计数染色体数目,根据每号染色体的特征予以鉴别。
2、G显带染色体的识别
G显带染色体的带纹特征可参照人显带染色体标准带型图P13-15。
【学生操作】(80min)
巡回指导学生,做得好的同学的装片作为示教。
【课堂小结】(1min)
总结实验,当堂收实验报告
【板书提纲】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人类染色体胰蛋白酶法G显带技术。
2. 熟悉G显带染色体的主要特征。
3. 了解G显带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二、内容步骤
1)烤片:60℃过夜
2)胰蛋白酶预温:37℃
3)显带:0.025%胰蛋白酶溶液20秒
4)染色:10%吉姆萨染液染色15、20分钟
5)镜检:5个G带分裂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