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实验中心
 
  课程标准
当前位置: 首页>>实验教学>>微生物实验技术>>课程标准>>正文
 
 
 
微生物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使用
2015-07-24 00:27  

微生物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Microorganism Engineering 

(供四年制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使用)

 

前  言

 

课程性质:微生物工程实践性很强实验课作为微生物工程教学的重要部分,一直是课程建设的重点,通过实现实验教学与整个课程体系的配套,围绕生物学、工程学两个基础,对专业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提炼,形成内涵丰富且工程特色鲜明的基本技能训练体系。

教学目的:微生物工程实验是生物技术专业本科课程教学体系的综合性的应用实验课程。微生物工程既是生物工程的重要支撑课程之一,也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工程领域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与实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就要求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不仅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掌握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从而从实验中获得正确可靠的数据,发现并解决研究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指导新理论的建立或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因此,实验课的开设对于学生学习、理解及应用微生物工程的理论知识举足轻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微生物工程方面的实验基本原理、方法与技能,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地位微生物工程是微生物学和工程技术相交叉的学科。它涉及到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学科。该专业的学生应在学好上述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参考教材:根据微生物实验的学时设置,自编实验教学讲义。

教学方法: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大纲中的目的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中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考核方法: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其中实验报告成绩占10%,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占10%。

 

参考学时分配

内容

学时数

综合性实验(一)乳酸菌的分离与酸乳的制作

9

综合性实验(二)链霉菌发酵实验

9

操作考核

2

总计

20

 

 

 

 

 

综合性实验(一)  乳酸菌的分离与酸乳的制作

目的要求:

1.掌握乳酸菌的分离纯化、菌株保藏及发酵的基本原理,汇报PPT的制作方法

2.熟悉酸乳的制作方法及,设计性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3. 了解乳酸菌的生长特性,设计性实验的流程。

 

教学内容:

1.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采集含有乳酸菌的微生物样本,并进行分离、纯化、保种。例如可从市售新鲜酸乳或泡制酸菜中分离纯化乳酸菌。

2.乳酸发酵及检测  乳酸发酵基料的配制、菌种的扩大及接种、发酵培养、乳酸含量的检测,并以感官检查方法评定产品质量。建议采用乳酸球菌和乳酸杆菌等量混合发酵的酸乳与单菌株发酵的酸乳相比较两者的香味和口感。品尝时若出现异味,表明酸乳污染了杂菌。

3.实验总结汇报  撰写实验总结报告、制作汇报PPT并分组进行汇报。  

 

综合性实验(二) 链霉菌发酵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制备摇瓶种子培养基的方法以及种子扩大培养技术摇瓶发酵培养的原理和方法;抗生素抑菌性能的测定方法

2.熟悉发酵罐的构造及功能;发酵罐的灭菌方法;

3. 了解发酵过程参数的监控方法;

 

教学内容:

    1. 灰色链霉菌的活化  斜面培养基的制备、菌种活化;

2. 灰色链霉菌的摇瓶种子制备  摇瓶种子培养基的方法以及种子扩大培养技术

3. 灰色链霉菌摇瓶发酵  摇瓶发酵培养的原理和方法;

4. 灰色链霉菌发酵产物活性测定  抗生素抑菌性能的测定方法;

5发酵罐的结构的认知和演示  实验室用的发酵罐常用体积、发酵罐的组成及功能;发酵罐的灭菌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发酵过程工艺参数控制过程,如温度、溶氧、pH值,并对温度、溶氧、pH值、菌密度等参数的监测方法。

 

 

 

 

 

 

 

 

 

 

 

 

 

 

 

 

常用专业英文词汇表

微生物工程 microorganism technology

发酵工程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自然选育…… spontaneous mutation..

基因工程技术 gene engineering

菌种退化     strain degeneration

诱导作用     induction

诱导酶       induced enzyme

阻遏作用     repression

调节基因     regulator gene

操纵子       operon

同工酶调节   isozyme control

增效反馈调节synergistic feedback control

能荷         energy charge

消毒         disinfection

灭菌         sterilization

蛋白酶      protease

碱性蛋白酶   alkaline protease

氧化还原酶   oxidoreductase

转移酶       transferase

裂解酶       lyase

异构酶       isomerase

连接酶       ligase

益生菌       probiotics 

好氧微生物   aerobe

厌氧微生物   anaerobe

化能自养菌   chemoautotrophic bacteria

分生孢子     conidium

合成代谢     anabolism

分解代谢     catabolism

抗生素       antibiotic

抗代谢物     antimetabolite

主动运输     active transport

分离        isolation

干扰素       interferon

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

异养菌       heterotrophic bacteria

接种         inoculate

防腐剂       antiseptic substance

荚膜         capsule

诱变育种     mutation breeding

稳态     homeostasis

杂交育种………       hybridization breeding.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protoplast fusion

复壮               rejuvenation

组成酶           structural enzyme

操纵基因           operator gene

启动基因           promoter gene

结构基因           structural gene

协同反馈调节       concerted feedback control

累加反馈调         cumulative feedback control

顺序反馈调节       sequencial feedback control

营养缺陷型回       restore mutation

复突变

化学需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nd

生物需氧量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水力停留时间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有机物负荷率       organic loading rate

污泥负荷率         sludge loading rate

固体负荷率         solids loading rate

表面负荷率         surface loading rate

总固体             total solids

总悬浮             total suspended solids

乙醇发酵           alcohol fermentation

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

溶酶体             lysosome

补体               complement

菌落               colony

污染物            contaminant

芽孢               endospore

鉴别培养基         differential medium

加富培养基        enriched medium

必须营养          essential nutrient

兼性的            facultative

糖酵解            glycolysis

革兰氏染色         gram stain

抑菌               bacteriostatic

广谱               broad spectrum

趋化性             chemotaxis

感染               infection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成都医学院  

地址: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    邮编:610500 ICP   备案号:111111111号